佛山市顺德区节能协会

电蓄冷、蓄热技术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7日 16:53:20

电蓄冷、蓄热技术

(一)技术概述

电蓄冷、蓄热技术是指在电力负荷低谷时段采用电制冷机组或电锅炉等制冷(热),利用水、共晶盐等物质的潜热(显热)将冷(热)量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段将其释放,以满足建筑物的空调(供暖)或生产工艺需要的部分或全部冷(热)量,从而实现电网移峰填谷性能,能够提高现有电源和电网设备的利用率以及电网高峰时段供电能力,减少新建电厂及其引起的环境污染,同时终端用户可使用低谷电,节约用电成本。一般分为冰蓄冷空调和蓄热式电锅炉。

目前,较为流行的蓄冷方式有三种,即水蓄冷、冰蓄冷、优态盐蓄冷。蓄冷空调系统可以将原常规系统中设计运行8-10h的制冷机组容量压缩35-45%,在后夜低谷时段(低电价)开机,用特定的蓄冷方式将冷量储存在蓄冷设备中;而后在电网高峰时段(高电价),制冷机组满足部分空调设备,其余部分用蓄冷槽融冰输出冷量来满足,从而达到“削峰填谷”,均衡用电及降低电力设备容量的目的。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动态冰蓄冷技术

(1)技术原理

冰蓄冷中央空调是指在夜间低谷电力时段开启制冷主机,将建筑物所需的空调冷量部分或全部制备好,并以冰的形式储存于蓄冰装置中,在电力高峰时段将冰融化提供空调用冷。由于充分利用了夜间低谷电力,不仅使中央空调的运行费用大幅度降低,而且对电网具有显著的移峰填谷功能,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动态冰蓄冷技术采用制冷剂直接与水进行热交换,使水结成絮状冰晶;同时,生成和溶化过程不需二次热交换,由此大大提高了空调的能效。冰浆的孔隙远大于固态冰,且与回水直接进行热交换,负荷响应性能很好。

(2)技术效果、效益

宏观效益:

转移高峰用电量,平衡电网峰谷差;减少新建电厂投资;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生态平衡;充分利用不可再生资源。

微观效益:

减少25%-50%的主机装机容量;减少冷却塔的装机容量和功率;设备满负荷运行效率高;减少空调系统和送变电设施的一次性投资利用分时电价,节省运行费用;可作为应急冷源,停电时可利用自备电力融冰供冷;符合“绿色”建筑空调系统标准。

)技术应用情况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每年空调使用时间较长,在南方地区甚至可达8个月。夏季高温时段空调用电负荷,特别是大型中央空调、区域供冷和地铁空调等空调负荷集中,是造成城市电力负荷峰谷差的主要原因,而冰蓄冷空调是实现用户侧调峰的有效技术之一。目前我国已有的蓄冰空调工程设备70%以上来自国外,且99%都属于静态蓄冰技术,主要包括盘管制冰、冰球制冰等传统静态制冰方式,其体积大、运行成本高、制冰效率低,平均制冷量只有空调工况制冷量的50%。

2011年全国高峰用电负荷约为7.86亿kW,其中空调负荷占高峰负荷的30%,全国现有大型中央空调约250万套,预计到2015年在全国推广5%,约12.5万套空调可使用采用动态冰蓄冷技术,全年转移峰时电量约52亿kWh,减少电厂装机容量1180万kW,宏观节能潜力较大。

上一篇: 合同能源管理
Document
greenleft
Document
公众号
扫描关注公众号
抖音
扫描查看抖音
B站
扫描进入bilibili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