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节能协会

资讯:我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2日 20:53:49
 

我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大有可为

――访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经济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肖春泉

 

    目前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为40%,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却一直高于70%。这表明,我国工业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电力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较为突出。  

  当前我国正处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发展阶段,如果工业经济发展的用电方式还延续传统的规模扩张模式,能源资源禀赋条件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将难以支撑。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经济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肖春泉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大力推动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工业用电效率是破解上述矛盾的有效办法。但由于该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还难以一步到位,需根据“先易后难、力求实效”的原则分步推进。  

  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经济时报:请你结合十八大报告精神,谈谈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肖春泉: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一步深化,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进一步清晰,能源资源消费总量控制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大会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明确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  

  现在一个基本事实是,工业消耗能源占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70%以上,消耗电量超过73%,而创造工业增加值只占全国GDP比重40%左右。今后工业要不要发展,怎样发展,这是个“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如果再延续过去那种工业和能源滚动发展的模式,结果只有两个,要么不再发展,要么增加能源供应,显然都不行。  

  怎么办?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有明确要求,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怎么转,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回答。我们认为,加强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工业用电结构,转变工业用电方式,提高工业电能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电力资源投入实现工业经济增长,是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工业管理部门应该承担起这个历史重任。  

  中国经济时报:据我所知,电力需求侧管理在我国已不是新鲜事物。但你认为,我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政府管理创新。为什么?  

  肖春泉:你说得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在我国确实已经不是新鲜事物。它始于欧美国家,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原国家经贸委将电力需求侧管理概念引入我国。2002年以来,原国家经贸委、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办公厅先后下发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推动这项工作,在电力行业节能减排、负荷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欧美国家提出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其原意是在电价市场形成机制较为完善的基础上,政府通过建立相关激励基金对电力公司和电力用户予以适当奖励加以引导,主要依靠经济、技术措施,而不是行政措施进行负荷管理和能效管理,实现全社会系统性节电。而当前我国传统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电力市场垄断、电价管制的体制性约束情况下,主要依赖行政手段和财政补贴手段推动,以供给侧的电力负荷管理为主,对节电潜力更大、范围更广的需求侧用电效率管理方面,却难有较大作为。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工业用电量为34716.6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为46928亿千瓦时,工业用电占比高达73.98%,是电力最大的需求侧。但由于行政管理体制等原因,当前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各工业行业中去,还缺乏对各工业行业、各地区的基本用电规律的科学把握,无法形成系统、有效的管理手段。  

  推动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是要紧紧围绕当前我国传统电力需求侧管理中工业企业能效管理滞后这一核心问题,从工业部门的角度出发,将以电力部门为实施主体转变为以工业部门为实施主体,提出由政府主导、社会中介组织共同参与,将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由主要保持电力负荷平衡转变到长远的、整体性的电力资源配置管理,贯穿于工业规划、设计、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体现了对传统电力需求侧管理理念的继承、发扬和创新,是一项工业系统的用电管理新理念,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在2011年初以工信部公告的形式印发的《关于做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产业政策[2011]第5号)中,明确规定了八项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详细表述了工业部门作为最大的电力需求侧,要主动优化电力资源配置,调整用电结构,转变用电方式,促进电力资源配置向高技术、高效率、高附加值的工业领域和产品转移的主要内容,第一次提出电力需求侧管理不仅要着眼于当前保持电力负荷平衡,更是着眼于工业系统节电、资源节约的整体性和产业结构升级,指导意义重大。  

  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系统节电潜力巨大  

  中国经济时报: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系统节电潜力如何?  

  肖春泉: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核心理念是要通过政府管理创新,实现工业企业的系统节电,助力我国工业结构调整。根据权威专家判断,当前我国每个工业企业一般而言都至少有5%-10%的用电效率提升空间。若保守按照5%的空间测算,2011年我国工业领域可节省的电量高达1735.83亿千瓦时,相当于当年三峡电站发电量(782.93亿千瓦时)的2.2倍,相当于能节约2011年内蒙古全社会用电量。由此可见,我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潜力巨大。  

  按照“先易后难、力求实效”原则推进工作  

  中国经济时报:你准备如何推动这项工作?  

  肖春泉: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难以一步到位,需根据“先易后难、力求实效”的原则,按照我们已经定下的工作路线图,制订出具体时间表,分步推进工作。当前亟须明确重点工作,一是指导各省(市、区)编制《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方案》。二是开展试点、示范工作。推进重点工业企业、重点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示范工作。三是着手研究主要工业行业用电规律。加大对行业用电规律的研究,查找用电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建议。四是加大工业用电的监测范围。除了行业用电总量之外,逐步开展对主要产品生产过程耗电情况的研究及出口产品电耗与工业增加值关系的研究,主要工业行业、地区和产品按照单位电耗创造工业增加值进行分类、排序,逐步建立评估、评价体系。  

  试点示范工作已经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经济时报:请你简单介绍一下目前试点示范工作进展如何?  

  肖春泉:为加快推进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2012年上半年我们组织业内专家,分别对北京、天津、河北、宁夏、广东、广西等地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地方工信部门、重点行业企业的同志们交流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深入了解各地工作推进情况,研讨和地方联合推进试点工作思路。  

  目前我局已经将北京市作为首家工业领域电力需求测试点示范区,要求北京市从重点行业、工业园区企业切入,选择工业园区、知名工业企业作为试点对象,坚持以较低电力消费创造更多工业增加值产出的原则,按照专家诊断、专业治理和服务、效果评估的工作模式开展试点工作,力求取得实效。同时,宁夏、广东、广西三个地区也正在积极准备启动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工作。为保证试点地区取得实效,我局依托中国电力联合会专门成立了工作专家组和实施小组,创新工作服务模式,吸引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进来,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供融资支持和保险服务。可以说,目前我们正在摸索一条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专家队伍、电能服务机构、银行、保险多方参与的新路子,也为下步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逐步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  

  中国经济时报:新生事物往往具有前瞻性,工作推动起来面临很多不理解,你将如何应对?  

  肖春泉:我认为,只要不懈努力,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在于要逐步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一是要积极发挥相关工业行业协会、电力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逐步形成产业联盟。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专业性较强,涉及电力和工业跨学科的专业知识,需要着手组建包含工业行业、电力行业和金融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委员会应再细分为各行业委员会,广纳各领域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其中。二是加快制订相关工业行业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行业标准,及时发布;制订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节电管理成果发布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制订节电成果的评价体系以及相关规范;逐步建成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权威的成功案例发布平台。从长远来看,需积极扶持几家工业领域全国权威的第三方电能管理评估机构。建立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人才培训体系。三是对示范、试点工作的一些典型工业企业、典型园区、典型事例、典型先进人物要加强宣传力度,以激发各地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Document
greenleft
Document
公众号
扫描关注公众号
抖音
扫描查看抖音
B站
扫描进入bilibili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