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今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坦陈,2011年节能减排目标没有完成。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一年,节能减排如何攻坚?代表委员们认为,必须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完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节能难,难在高耗能行业
2011年的节能减排目标有6个约束性指标,其中有3个没有完成。“减排目标没完成,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特别是高耗能行业比重比较大。”山东能源集团副总经理孔青代表说。
应该看到,2011年我国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进展。孔青说,国务院去年印发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去年一年,国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淘汰了一大批水泥、炼铁、焦炭等行业的落后产能……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2.01%。
“今年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不可掉以轻心。”四川广元市市长马华代表说,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对高耗能产品需求较大。粗放的发展方式,加剧了高能耗、高排放的状况。有的地方出于拉动GDP的短期需要,已淘汰的落后产能有可能死灰复燃,本应淘汰的落后产能有可能得以存活,本已过剩的产能有可能再次扩张。
去年国内能源消费34.8亿吨标煤。按照每年能耗增加7%―8%的速度测算,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将翻一倍。“粗放落后的经济方式一旦形成,有着巨大的惯性,调整需要一个较长过程。但不节能降耗,我们的经济支撑不了。”马华说。
关键要转方式、调结构
“转方式、调结构是促进节能减排的根本途径。”国土资源部环境司原司长李烈荣委员说,2012年GDP增速目标为7.5%,这是近几年来首次调到8%以下,“减缓经济增速,有利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也有利于节能减排的顺利推进。”
“节能减排,企业是主体,要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孔青说,要通过扩大各行业节能产品的推广,引导企业向更高目标迈进。同时,大力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防止“三高”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整个社会能耗的下降,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目标。
“调整产业结构中,要注重优化能源结构,善用新能源。”李烈荣举例说,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初步估算,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每年浅层地温能资源量相当于95亿吨标准煤,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每年可利用热量相当于3.5亿吨标准煤,如果有效开发利用,可大大节约能耗。
“节能减排的关键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甘肃省政协原副主席邓成城委员说,“我国当前在能源使用上最大的问题就是能效较低。以燃油为例,我国燃油的经济性水平远低于欧美国家。提高能效应该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建立长效机制
节能减排正在攻坚,加快建立长效机制迫在眉睫。“不能抓一阵儿,松一阵儿。”马华说,去年中央财政加大了节能环保投入,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节能减排的政策机制还要进一步完善。要加大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政府采购节能产品的支持力度,推广高效节能产品。
“推进节能减排,应尊重市场规律,多用经济、法律手段,让减排成为地方、企业的自愿选择。”孔青建议,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理顺煤、电、油、气、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关系;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健全排污权交易市场;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建立自愿减排机制。“理顺体制机制,企业自然会调整航向。”
邓成城介绍,我国已经掌握了节油添加剂的核心技术。实践证明,以“兰炼MAZ”为代表的节油减排型燃油添加剂节油、清洁和减排的效果显著。“国家应加大协调力度,全力支持节油减排型燃油添加剂产品推广应用。”
邓成城认为,这将对提高我国燃油经济性水平,减少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燃油消耗和城市环境污染,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