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节能协会

日本探索重构塑料垃圾循环体系-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7日 16:53:20

面对近年来日益严峻的海洋塑料垃圾污染问题,2019年5月10日,旨在限制有害废弃物国际性转移的《巴塞尔公约》缔约国会议在瑞士日内瓦通过修正案,决定将塑料垃圾列入进出口限制对象,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是全球首个关于限制塑料垃圾的国际性法律。在G20大阪峰会上,成员国还就塑料垃圾处理议题展开讨论,各方就“大阪蓝色海洋愿景”达成共识,同意到2050年将海洋塑料垃圾减为零。日本是塑料垃圾制造大国,其塑料生产量居世界第三、人均塑料废弃量排名世界第二,理应更加重视塑料垃圾问题。但是,日本的塑料垃圾处理却长期依赖海外出口,循环再生体系已变得脆弱。日本直面塑料垃圾处理危机,构筑新的循环再利用体系,将成为日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日本塑料垃圾处理面临危机

日本每年产生约940万吨塑料垃圾,其中一半来自工业废料,一半来自普通家庭。在日常生活中,购物袋、一次性容器、吸管等生活必需品一经使用,丢弃后便形成塑料垃圾。日本的塑料垃圾大致有三种处理途径:一是在日本国内进行循环回收再利用,溶解后制成其他商品或燃料;二是用焚烧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三是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其中,出口是近年来日本采取的主要途径。如2018年日本向越南出口的塑料垃圾量为12.6万多吨,是2017年的2倍。此外,日本向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出口塑料垃圾量也在2018年大增,是2017年的6倍。但是,由于东南亚各国处理垃圾的基础设施、制度并不完善,无法应对激增的塑料垃圾。而且这些国家民众的环保意识不高,不熟知垃圾的处理方法和规定,从而导致一大部分未能处理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加剧了海洋污染。此次《巴塞尔公约》修正案规定,不经对方国家允许,不得向该国出口塑料垃圾。这样一来,日本向海外出口塑料垃圾的大门基本被封死,大量的塑料垃圾堆积在国内,急待处理。

而日本国内的现状却是,由于日本的塑料垃圾处理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出口,大量资源垃圾流向海外,国内的资源垃圾逐年递减,使得循环回收再利用产业规模不断缩小,导致日本国内的塑料垃圾循环回收再利用体系变弱。换言之,将塑料垃圾出口到海外反而缩减了日本国内的回收再利用途径。现在,由于日本国内的循环回收再利用产业短时间内无法应对大量的塑料垃圾,本应是资源的塑料反而变成垃圾堆积在日本。

重建循环再生体系迫在眉睫

面对塑料垃圾处理危机,日本政府决心下大力气削减塑料垃圾。日本环境省于2018年制定了塑料垃圾削减战略草案,设定了到2030年前将塑料瓶、购物袋和一次性塑料餐盒等垃圾的排放量减少25%的目标,同时把以植物为原料利于环保的生物材料的使用量提高至200万吨。2019年6月3日,日本环境大臣原田义昭宣布将立法禁止全国便利店和超市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环境省还表示最快在明年开始修订规定废旧塑料分类和回收规则的《容器包装回收法》。可见,日本将全面严格控制生活中产生的塑料垃圾,从源头上削减塑料垃圾的产生。不过,尽快重建稳定的循环回收再利用体系才是日本解决塑料垃圾问题的关键。

第一,努力提高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率。现在回收的塑料垃圾中,很多因不干净或与其他垃圾混在一起,而无法进行循环再利用。因此,为了提高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必须严格管理塑料垃圾的投弃。据日本媒体报道,为了回收到更多更干净的塑料瓶,东京和琦玉县的300多家便利店在店内放置了塑料瓶回收机,市民可以通过投入塑料瓶获得相应积分,但要求必须是拆除标签和瓶盖且瓶内无脏物残留的塑料瓶。这一举措不仅可以提高干净塑料瓶的回收率,也有利于培养民众正确投弃塑料垃圾的观念。此外,日本饮料商也纷纷付诸行动。三得利公司用于“大麦茶”包装的塑料瓶中,一部分使用了旧塑料瓶循环回收再利用制成的塑料瓶。如果上述举措扩展到整个日本,势必会提高塑料垃圾的循环回收利用率,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循环再生体系。

第二,致力于循环回收再利用技术的革新。日本已经开始了循环回收再利用设备与技术的改革。日本政府呼吁开展公私合作,研发可以溶解于海水、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小的塑料材料。一些企业开始转向制造可生物降解塑料和特种纸制品,替代一次性塑料包装。日本最大的塑料购物袋供应商也表示,正在致力于建立可降解塑料薄膜的生产机制,以满足社会需求。另外,日本饮料商三得利已经利用“物理性再生”技术,实现了再生PET原料100%变为PET塑料瓶的创举。而且,这项技术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能耗仅是以石油为原料的四成,更加环保。虽然与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瓶相比其成本不菲,但考虑到石油价格上涨、资源枯竭等因素,此项技术得到了很好的推广。

第三,在提高循环回收再利用率的基础上构筑稳定的循环再生体系。2018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第4次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计划》,并以此为基础开始制定并正式出台“塑料资源循环战略”。该战略在考虑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的同时,通过彻底回收已使用资源,最终实现多次循环利用目的。目前方案中已成型的具体推进措施有:一是减少一次性包装容器等有助于降低环境负荷的塑料使用;二是彻底并且有效地回收再生利用塑料资源;三是提高生物塑料的实用性以及提升石化塑料替代品的生产技能。日本政府希望通过该战略的推进,广泛发展资源循环产业,加快塑料垃圾处理和海洋塑料垃圾问题的解决,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塑料垃圾处理需要国际合作

应对塑料垃圾处理问题,不仅需要各国积极采取措施,更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共同解决。此次《巴塞尔公约》的修订就是缔约国之间迈出国际合作的第一步,也显示出塑料垃圾处理及海洋污染治理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视的全球性课题。联合国大会和七国集团峰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已将海洋垃圾处理列为重要议题。2016年G7伊势志摩峰会的首脑宣言中提到资源的利用问题,强调要抑制和削减塑料垃圾的产生,致力于海洋垃圾的处理;2017年的G20汉堡峰会一致通过了“G20海洋垃圾行动计划”。2019年6月G20能源和环境部长会议通过了包括削减海洋塑料垃圾等内容的共同声明,决定创建垃圾处理信息共享的国际性组织。在G20大阪峰会上,东道主日本积极推动将塑料垃圾问题列入议题展开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探讨,并且提案以2050年作为海洋塑料垃圾减到零的目标,促成成员国达成“大阪蓝色海洋愿景”协议。此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东盟峰会等都对海洋塑料垃圾处理进行了讨论。

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垃圾处理问题。在塑料垃圾问题上,中日两国之间已经开始展开合作。据日本共同社5月11日报道,中日两国政府于5月10日在北海道小樽市举行了相关部门人员共商海洋问题的“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另外,中国积极参加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就垃圾处理寻求国际共识与合作。2018年6月24日,第20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在中国举办,决定加强三国间的合作,共同解决海洋垃圾问题,其中包括可能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微塑料问题。

总之,当前塑料垃圾的出口受限使日本陷入困境,但同时也给日本带来了新的机遇。日本借此机会,推动实施“塑料资源循环战略”,重新构建稳定的循环回收再生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循环型社会”。中日两国在垃圾处理问题上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应该积极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致力于解决塑料垃圾污染问题,为亚洲及全球的环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Document
greenleft
Document
公众号
扫描关注公众号
抖音
扫描查看抖音
B站
扫描进入bilibili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