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本市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累计浓度为9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0%;一季度全市共发生空气重污染13天,同比减少7天。为进一步治理污染,本市还将制订交通拥堵费,减免新能源汽车停车费、过路费。
在前天市政府召开的常务会议上,市环保局局长陈添分析一季度空气质量好转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是压减燃煤持续发力,二氧化硫浓度下降近半;二是施工活动明显下降, PM10浓度同比降低8.8%;三是气象扩散条件同比有利,“以一当十”重污染减少。前三月每月的PM2.5浓度均低于2014年同期,且均未超过100微克/立方米。
陈添坦言,一季度空气质量开局良好,但污染治理仍然“压力山大”。他说,根据现有资料初步分析,今年全球仍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预计北京地区温度较常年偏高,冷空气活动偏少,整体扩散条件不利。从季节分布规律看,秋冬季节也容易发生空气重污染。虽然一季度PM2.5同比降幅较大,但与“同比下降5%左右”的年度目标,即PM2.5年均浓度降至81.6微克/立方米,还有差距,“相当于超标了约11微克/立方米,这就意味着今年后9个月平均浓度要控制在78微克/立方米以内才能完成年度任务。”
记者了解到,在接下来三个季度里,本市将在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四大领域重拳治理。本市将实施八大压减燃煤工程,全市年燃煤总量降至1500万吨;实施四大控车减油工程,淘汰老旧机动车20万辆,三年累计完成100万辆老旧车淘汰任务; 实施5大治污减排工程,调整退出污染企业300家。
此外,本市还将制订交通拥堵费,减免新能源汽车停车费、过路费;制订并出台锅炉、炼油与石油化工等更为严格的7个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市还将开展5大环保执法行动,探索建立“环保警察”队伍。
在联防联控方面,本市还将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领导下,推动周边省市实施钢铁、水泥、玻璃等一批重点减排工程;在京津冀三地实现统一供应国五标准的油品;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努力实现应急联动,确保应急减排效果。
此外,环保部上午公布了3月份及第一季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记者了解到,三月份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中,7个在京津冀。第一季度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中,6个在京津冀。北京第一季度有13天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
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司长罗毅介绍,三月份74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71.1%,与上年同期相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升高8.8个百分点;与上月相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升高11.2个百分点。3月份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保定、唐山、邢台、郑州、石家庄、济南、衡水、邯郸、廊坊和沈阳;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海口、拉萨、惠州、舟山、珠海、厦门、深圳、台州、中山和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