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一”黄金周期间,雾霾波及北方7个省市,其中北京更是因雾霾而气象条件“极差”。
开发“隐形能源”是治理北京等超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的首要措施。其中,城市“瘦身”必不可少。
“隐形能源”的开发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节能,一个是降耗。节能的解决思路主要集中在确立运营目的上。确立怎样的工作目的,就会消耗多少成本,这是项目的刚性需求。降耗的解决思路则集中在运营方式上,只有选择灵活变通的运营方式,精确计算边际成本,才能控制运营成本。要从宏观战略上提前部署,在运用对能源的管理方法中才能体现出效果来。
控制城市规模对于节约能源、发掘能源利用潜力有重要意义。
举例来说。一个10万人口的小城市,城市居民主要依靠步行或自行车来满足日常交通需求。城市道路按照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的建设标准就可满足道路基建需求。
与之相比,我国每公里地铁建设成本为5亿元左右。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介绍:“现在已建成的地铁中,约三成的电力用于牵引,将近七成的电力用在其他地方。”仅从地铁建设,我们就能看出超级城市运营成本之高昂。不过,建设地铁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加强公共交通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然而,太多和城市主要功能不相关的产业涌入,带来了令人头痛的“城市病”:交通拥堵造成能源浪费,大城市人均单位能耗成本高昂,人口问题导致城市基础建设的高投入,以及基建材料均为高耗能产品等等。这些问题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城市拥堵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对症下药”。
今年9月份,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北京市副市长陈刚做了《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标本兼治缓解交通拥堵”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报告探讨了北京拥堵的深层次原因。其中,“单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导致城市功能过度聚集”,以及“职住不平衡、配套不健全等新城建设问题导致交通‘潮汐现象’严重”等城市交通拥堵原因被着重提出。
报告还提出,深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各级各类专项规划,切实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从严控制中心城建设增量,疏解和优化中心城功能;完善新城承接中心城功能转移的政策措施,促进新城有序发展;建立更切实的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大京津冀区域合作力度;加快轨道交通和公交专用道网络规划建设,提高公共交通供给能力。这一系列明确主城区功能、密集城区去功能化、发展卫星城区、做好城际轨道交通的有力措施,均指向一个方向,那就是超级城市必须“瘦身”。
实际上,这样的发展思路与国际上其他超级城市的发展思路是一致的。例如巴黎的城市布局,一区到十区重点发展旅游业;环绕其外围的十一区到二十区以居住为主;大公司总部全部在市郊;城市除了发展路网、轻轨和地铁外,还有6个火车站。密集的城际铁路承担着中心区小巴黎和大巴黎之间的交通职能。人们平时都在亚眠、欧塞尔等乘城际火车1个小时就可到达的小城市上班,只有必要的商务活动才去巴黎这样的中心城市。
这种布局简化了超级城市的功能,对于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