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媒体日前刊登题为《艰难的中国减排之路》的报道说,尽管中国在改变能源结构方面已经取得显著进步,但面对全球迫切的减排需求,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平衡经济增长和污染治理之间的矛盾成为未来最大挑战。
报道说,中国气候变化问题首席谈判代表解振华接受采访当天,其办公室户外空气质量为“不健康”,至少智能手机上的空气质量应用是这么说的。大量雾霾来自汽车尾气,燃煤电厂也是来源之一。这些电厂推动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也将这个国家变成世界头号二氧化碳排放国。
中国对煤炭的巨大需求意味着,它在2012年排放了近100亿吨二氧化碳。超过美国和欧盟总和,占全球总排放的近l/3。尽管拥有13亿人口,但中国人均排放量仍高于法国、意大剩和西班牙,几乎等于欧盟平均水平。
报道认为,气候谈判未能阻止排放量在过去10年创下有记录以来最快的增速,中国一直在抵制外界要求其控制碳排放污染的压力。解振华表示,窗外天天可见的污染,正在迫使中国做出改变。
随着经济日渐成熟和降低对重工业的依赖,中国希望在用更清洁能源代替燃煤发电的“巨大努力”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问题在于,中国愿不愿意(或者能不能够)及时做出改变?
报道说,中国正在迈出一惊人大步,从燃煤发电转向更清洁的发电方式。去年中国新增9400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中,近60%使用可再生能源,其中包括超过 1100万千瓦的太阳能,足以为中国的一座小型城市供电,高于其他任何国家一年的新增装机容量。目前,太阳能、风电和水电占中国发电装机总量的近1/3,而美国的这一比例不到15%。中国还在进行排放交易系统的试点,有望到2020年建立全国性的碳市场。
但中国对煤炭的依赖还远未结束。化石燃料(主要是煤炭)仍占发电能力的近70%。尽管中国计划大幅增加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重,但咨询机构IH S表示,预计2020年前中国还将新增2480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装机容量,相当于每月新建约三座燃煤电厂。
燃煤让中国城市乌烟瘴气。但在中国试图摆脱对煤炭的依赖之际,其他一些因素凸显中国面对的巨大挑战。水电大坝目前是中国遥遥领先的最主要可再生能源,但不可能无止境地建设下去。核电成本高昂。中国页岩气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煤炭不仅廉价,在身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经济中,煤炭也根深蒂固。
报道说,虽然3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令人瞩目,但仍有近一亿人生活在每年2300元人民币的国家贫困线以下。中国应当在实现与西方可比的生活水平之前像西方那么快地减排这种观点仍极不受欢迎。中国表示,到2020年,其碳排放与G D P的比例将至少比2005年水平降低40%。比起欧盟、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提出的排放量绝对值削减,中国的目标相去甚远。
但是,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最新报告的作者之一、荷兰环境评估局的德特勒夫・范维伦表示,中国的立场可以理解。他表示,中国经济增长远远快于欧洲国家,“所以对我们来说,削减排放量绝对值要容易得多”。
那么,中国的排放量何时将见顶?荷兰环境评估局近期参与的一项大范围研究似乎显示,若没有更严厉的政策,排放增长将至少延续至2050年。若要阻止全球气温升高到比工业化之前时期高出2摄氏度的水平,成本效益最好的办法是让中国排放量在2020年后不久见顶。
北京一些具有影响力并为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提供建议的智库和研究机构一直在评估排放量可能在何时见顶。但研究这一课题的分析人士表示,各方对于现实的见顶日期还存在不少分歧。
清华大学何建坤是气候变化问题上最为资深的顾问之一,最近他花费数月时间权衡大量未知变量,计算中国排放量可能见顶的日期。这些变量包括:中国增长中的经济在未来几十年将以多大的幅度放缓;未来的能源结构将是什么样的;工业和交通的效率将提高多少。他估计,峰值将在2020年前后出现,依据是中国经济年增速将逐渐降至5%左右,中国更多能源产出将来自低碳来源,以及中国能够在未来16年将单位G D P产生的污染物每年降低3.5%。
何建坤估算的任何一个数字都可能引发意见分歧。中国能否承受经济放缓至5%以下?但概率加权显示,中国经济增速将从目前的7.4%逐渐减速。
目前存在的一个风险是:如果增长放缓过于剧烈,中国政府将试图为经济注入又一轮宽松信贷。更大的一个问题是,估算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在“好摘的果子”摘完之后,中国还能继续年复一年地取得等量的能效和减排改善。
报道说,尽管洛杉矶和伦敦各花了数十年才恢复了天空的清洁,但解振华认为,虽然北京的污染在某些方面更为严重,但该市雾霾可以在短短五年时间内解决。 “伦敦雾霾主要由燃煤和二氧化硫排放引起,洛杉矶的雾霾主要由汽车尾气排放引起”。解振华称,中国正同时遭遇上述两种问题,但如果汲取国外教训,应当能更快地解决雾霾问题。
“我们公布了10项措施来解决空气污染,”解振华表示.“如果认真落实这些措施,五到l0年就能还北京一片晴空”。
报道最后说,治霾结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但中国确实出台了不少计划来应对令人不安的环境问题,中国似乎表现得越来越公开透明。今年3月有官员透露,在中国最大的74座城市中,只有三座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标准。最近,中国终于通过了各方期待已久的修订版《环境保护法》,堵住了污染成本低于安装清洁技术成本的漏洞,为加强公众监督敞开大门。但在中国大城市呼吸空气的每一个人都会证明,胜利还遥远得很。